51学通信论坛2017新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访王志勤:5G试验稳步推进 频谱明确助推产业进程

[复制链接]

 成长值: 15619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7-17 17:50
  • 2444

    主题

    2544

    帖子

    7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410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1 22:09: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C114讯 6月13日上午消息(岳明)昨天,由IMT-2020(5G)推进组主办的2017年IMT-2020(5G)峰会在北京开幕。
    为期两天的大会以“5G标准与产业生态”为主题,邀请工信部领导以及数十家国内外主流移动通信和相关应用单位专家500多人参加会议讨论,并面向业界发布《5G网络技术测试规范》。
    作为峰会的主办方,IMT-2020(5G)推进组副主席王志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5G研发正在稳步推进,不过总体而言仍在标准制定阶段,到2018年6月第一版本5G标准才有望完成,这与外界所认为的5G商用近在咫尺仍有距离。
    同时,王志勤指出,在工信部的协调领导之下,随着国内5G实验的逐步推进,我国已经初步实现了“3G突破、4G同步、5G引领”的整体战略构想。王志勤呼吁,5G的发展需要形成全球统一的标准以及频谱分布,同时要加快与垂直行业的深度融合。
    5G快速推进:但仍处于早期阶段
    王志勤表示,与4G阶段全球标准化启动之后我国才参与进入所不同的是,在5G阶段我国参与得更早一些。早在2013年,在工信部的指导之下,业界就成立了5G推进组,当时全球5G研发也刚刚起步,因此我国从愿景和需求概念阶段就积极参与到5G进程,是动手较早的国家之一。
    或许正是因为我国启动5G标准研究时间较早,因此人们感觉5G已经持续数年时间,目前理应进入产品和应用阶段。但是事实上我国5G还在研发初期,厂商提供的设备大多是试验样机。目前在怀柔进行的全球最大的5G外场试验,基本也处在初期技术性的研究研发阶段。
    王志勤说,虽然国际上一些激进的运营商宣布早于2020年推出商用5G服务,但这些网络并非是3GPP所定义的标准产品,真正标准化产品要等2018年下半年才会有可能出现。
    众所周知,3GPP定义了5G三大场景:eMBB、mMTC和URLLC,但这三大场景的进展并不同步。3GPP在5G第一版本R15完成的主要是eMBB和URLLC的场景,而大连接场景需求还在不断磨合之中,出现在2019年9月提交的5G二阶段标准;标准成熟度决定商用进度,正因为如此,在5G商用之初,主要应用的场景也将是eMBB,以及部分URLLC,而非mMTC。“2020年第一阶段商用时,5G更多面向的是移动互联网应用。同期可采用4G增强型技术在一些领域先做尝试,一旦成熟再补充完善,使得5G的3个场景成为现实。”王志勤表示。
    明确频谱分布:助推产业发展进程
    近期工信部先是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第五代国际移动通信系统(IMT-2020)使用3300-3600MHz和4800-5000MHz频段相关事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又公开征集24.75-27.5GHz、37-42.5GHz或其他毫米波频段5G系统频率规划的意见,使得频谱问题再次引发关注。
    王志勤认为,频谱作为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是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根本。由于频谱牵扯到不同的行业和用户,所以需要进行大量的协调工作。工信部此次发布的征求意见,将会大大促进产业的发展,给产业链指明方向。
    王志勤表示,在国际频谱组织未确定高频资源具体分配情况时,我国政府和运营商的基本态度是优先考虑低频资源;考虑到长远来看高频资源比较引入的趋势,我国政也会待高频资源划分情况确定后再在我国引入高频段,具体的时间,可能比低频晚3-5年。
    根据研究结果,IMT-2020工作组认为:在低频段方面(6GHz以下),我国5G总体需求量在808到1078MHz;在高频方面(6GHz)需求量则达到了14GHz到19GHz。“我们希望6G以下的中低频段,成为提供业务覆盖的主频段,6G以上的频段将成为高密度地区的峰值流量承载频段。”
    当然,从覆盖的角度来讲,1GHz以下的低频频段是最为理想的,比如美国的T-Mobile USA就宣布在600MHz上进行5G网络建设。王志勤认为,电信行业能否争取到在低频段部署5G,关键在于和相关部门的协调,因为目前该频段主要为广电部门所拥有。

    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描并关注51学通信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精彩通信课程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51学通信技术论坛

    GMT+8, 2025-2-1 12:45 , Processed in 0.122480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